智能换电方案的商业模式(智能换电概念股)

“换电模式”被明确鼓励,新能源车市场再迎变局?

于是2020年,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,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新能源 汽车 补贴也对换电模式给予政策鼓励。

基于“换电”技术,我们甚至推出了BaaS这种创新的电动车消费模式。 鸡蛋多,篮子也多,我国这种兼容并蓄、多元发展的新能源路线,如果能在5年内形成一定的行业壁垒,实际上对于国外品牌也是有相当压力的。

虽然今年以来,国家层面和各地新基建目标、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等政策利好的出台仍将是产业未来加速发展的助推器。但在企业层面,从产品到服务,从续航里程提升到换电、直销模式渐热,创新和技术进步下,内变已然发生。

一方面,传统燃油车出口俄罗斯、墨西哥、沙特的销量明显增加(特别是俄罗斯市场增幅明显);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,新能源车出口欧洲(特斯拉和上汽名爵)和东南亚(比亚迪、哪吒、五菱)的比例也在大幅增加。

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局中,电动化大势不可逆转,中国品牌汽车也迎来了换道超越的机会。而在此次的而在此次的发布会上奇瑞集团确实也发布了不少的内容,这预示着奇瑞汽车开启“暴走”模式走向新能源车发展之路,也足够说明转型新能源并不是空谈。

所以,一汽-大众主动跳出了曾经合资车企的舒适区,并率先开启了合资车企的第二阶段。在这个阶段里,所有的经营、管理、产品、技术都要围绕用户导向,要让中方团队对市场、用户、需求的洞察被充分认可,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本土化的研发体系。 一汽-大众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如果“换电模式”行不通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车企陆续加入?

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换电领域将聚集越来越多的新玩家,但到目前为止,真正在换电领域称得上“大玩家”的车企只有两个,一个是北汽新能源,另一个则是蔚来汽车,它们早在换电模式的利好政策出台之前就已布局多年。

换电的本质是一种商业模式——重构动力电池价值,这正是蔚来擅长的领域。在电池技术突破前,通过换电降低车辆成本;一旦技术实现突破,蔚来也能“坐享其成”。用蔚来自己的话说:“给用户多一个选择”,其实也是给自己多一条后路。似乎是受蔚来启发,多家中国车企陆续行动起来。

但不可否认,换电模式属于一种“重资产”模式,车企不但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资金去布局换电网络,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运营和维护,更需要形成有效的商业闭环,让这个“换电游戏”可以持续下去。所以换电模式门槛极高,对车企的成本投入和运营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,以至于很多人整天担心蔚来哪天就会倒闭。

换电模式有可能限制车企发挥创造力,让车企难以结合电池技术升级自由设计产品。 还有网友担心,因乐道品牌的到来和其他车企的加入,不同容量规格的电池包也可能会越来越多,换电站就那么大,每种电池包都要储备,很可能出现某种容量规格电池包不够用的情况。

经济成本:建设、维护换电站以及相关的电池存储和运输等设施,对车企的财务压力是显著的。 电池品质控制:电池的自然衰减如何确保每个车主都能获得性能良好的电池,这是一个技术上的难题。

换电模式,会是电动汽车下一个风口吗?

1、换电模式,即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、集中充电、统一配送,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 汽车 进行充电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充电、物流调配、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。 2003年,在北理工技术支持下,我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在电动公交车领域开展换电模式,并在北京、兰州等地行示范应用。

2、而2021-2035年的规划则更进一步,由“建设充换电设施”改为“加强充换电、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”,并且明确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”。毫无疑问,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的新风口。

3、受此优待,“换电模式”成为热议,在舆论焦点上热闹了一番。

4、可以预见的是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换电领域将聚集越来越多的新玩家,但到目前为止,真正在换电领域称得上“大玩家”的车企只有两个,一个是北汽新能源,另一个则是蔚来汽车,它们早在换电模式的利好政策出台之前就已布局多年。

5、即使不是在全部电动 汽车 实现,但是在滴滴,出租车,运营市场等目前电动 汽车 的最大量应用场所,实现起来可就现实而方便得多。换电模式之下,续航里程不再成为拒绝电动 汽车 的理由,电动 汽车 成为一个真正的 汽车 可能,剩下的就看谁家的品质用户信得过了。

6、新能源 汽车 目前就在酝酿一个全新的风口:“车电分离”的销售模式。在7月23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,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,《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35年)》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,换电将成为下一个规划期的新消费热点。